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學(xué)生天地>>學(xué)生榮譽(yù)
十八歲獲獎?wù)魑模ㄟB載九)
來源: 錄入者: 發(fā)表于: 點擊:
十八歲的長大(一等獎)
高二(12)班 潘晨瑾
一個人的一輩子都可以看作是在長大,而十八歲的長大,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個時代。
對于十八歲,我最期待的是獨立,最向往的是自由,“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這首小詩,我早就在心里念了無數(shù)遍,長大了,就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拒絕平庸,我知道最難的,是人生所有的選擇權(quán)都交到自己的手中,此刻開始,“一切歡樂都沒有微笑,一切苦難都沒有淚痕”,為自己承擔(dān)責(zé)任,為自己追尋光明。十八歲的長大,有得有失。
我最放不下的是童年,我將十八歲之前定義為純真的時代,是因為成人后在理想的世界里要打開一扇門,邁入現(xiàn)實,現(xiàn)實里有無數(shù)的考驗。我不懼怕邁入社會的考驗,我放不下那個純真的年代是因為其中承載著太多的愛。
小的時候,當(dāng)爸爸媽媽牽著我的手逛公園,那種溫暖的感覺我不能忘記,十八歲以后要學(xué)會牽起父母的手;從小學(xué)起,聽對面樓上的陌生人彈了許多年的鋼琴,那種夢想的感動和不相逢的留戀我不能忘記,十八歲以后要學(xué)會做能點亮生活的人;從前她遞給我的藥和糖,她教我要堅強(qiáng)我不能忘記,十八歲以后要愛遇到的每一個孩子。
十八歲給我最好的禮物是長大。記得一年半前,我仍在糾結(jié)“相信還是不相信”的問題,盡管如此,我在慢慢開始學(xué)會相信的過程中意外收獲了很多幸福?,F(xiàn)在覺得,唯有相信自己,才有可能去真正相信。
十八歲讓我的夢想更有力量。這世上感人的故事有無數(shù),這世上從不缺乏轟轟烈烈,只在于有無至情的立傳者。“言有窮而情不可終”,所有的辭藻都會被用完的,而真正的深情在墨干處。當(dāng)我再讀蔣方舟的文章時,我已愿意承認(rèn)自己有過的虛偽,長大了,不再用對自己寫敷衍的話,我要做自己的“詩人”。
王小波寫道:“這個世界存在著兩個體系,一個來自生存的需要,一個來自存在本身。”他還說,“人都是為了表演,失去了自己的存在。”這可以算是我對十八歲的長大的一個忠告。讀了這么久的《紅樓夢》,最欣賞寶釵對現(xiàn)實不卑不亢的冷靜,最喜愛寶、黛活著的純真,成年以后,當(dāng)我面臨種種誘惑時,要保持對現(xiàn)實的懷疑和思考,不忘本心。
長大是一首歌,為自己而唱,一切都是開始,我的心里是滿的。
誰的青春不迷茫(一等獎)
高二(13) 張凌毓
劉同說:“你覺得迷茫就對了,誰的青春不迷茫。”
十八歲,真是一個讓人迷茫而又向往的年紀(jì)。每個人都在沿著各自的軌道運行著,以往十七歲的年齡,你是否做過一些屬于你的年少輕狂,是否拼搏在你的路上,是否愛過恨過哭過笑過,嘗到悲歡離合的滋味,然后帶著歲月給予你的印記,走向十八歲這個神圣而又沉重的年紀(jì)。
初生。哭啼打破產(chǎn)房的寧靜,母親精疲力竭的疼痛后我們帶著初生牛犢所具有的無畏勇氣,熱情與這個世界相擁。
童年。那時的我似乎已經(jīng)把一切能做的壞事做盡。把訂書機(jī)的鋼印戳進(jìn)手指,呆愣地看著鮮血涌出來,嚇得忘了反應(yīng),然后被沖進(jìn)來的父母帶去打破傷風(fēng)針,自那以后,幾年沒再敢碰那個“神奇的生物”。無畏的我們,總是要經(jīng)歷過,才會懂得畏懼。
曾經(jīng)在草坪里抓過蚱蜢、爬上房梁和小伙伴嬉鬧,也曾在夜晚的時候,和兄妹在父母公司的工廠后面玩水槍,對著路燈下看不清面龐的女工噴水,被惱怒之下的她揪住灌了一身熱水,痛得要命卻死咬著唇不肯吭一聲,有著自己的傲氣和任性。任性的結(jié)果就是害得父母進(jìn)退兩難??赡菚r候的媽媽,紅著眼睛抱著我,質(zhì)問相約辭職示威的女工:“小孩子不懂事你們也不懂事嗎?滾燙的水是可以往人身上澆的嗎?”爸爸不說一句話卻堅定地不讓步,一連辭退了兩三個女工。后來我總覺得那是我的錯,如果不是我的肆意妄為,父母不會為難,那些女工也不會失去工作,所以終于開始明白什么叫做“收斂”。后來再大些的時候,父母帶我出門走動,總有長輩會夸我懂事,其實也只有我知道,只是太早就揮霍了任性,所以收斂,藏在懂事表皮下的依舊是一顆倔強(qiáng)不肯服輸?shù)男?,如同?dāng)年那個紅著眼睛說“不疼”的小女孩一樣。
那時也總會有人說我對父母太依賴。六年級的時候,媽媽帶著我去見補(bǔ)習(xí)老師,后來老師和媽媽聊天:“剛一見到非常擔(dān)心,這個小姑娘怎么那么嬌氣喲!”可是也只有我知道,這種依賴只是太愛。不是離開他們就不會獨自生活,而是不想。就像《魯濱遜漂流記》中的魯濱遜,他有能力獨自生活在島上嗎?其實他是可以的??伤敢鈫??不。那種孤寂,不是一般人可以忍受的。當(dāng)年那個老師說:“可是后來她的表現(xiàn)真是讓我驚喜。”你看,哪會有什么做不到,只不過是想不想而已。我只是把童年多病的我因為每一次高燒去醫(yī)院掛水時候父母的焦急和心疼記在心上,把他們每一次為我而作的讓步,把他們對我所有的疼愛都記在心上,然后愛他們更多一點,僅此而已。
少年。意氣風(fēng)發(fā)和不明顯的叛逆,失落和夢想同在。我們懷揣最遙遠(yuǎn)的夢想,渴望過最樸素單純的生活,即使天寒地凍,路遙馬亡。我們抱著滿心的抱負(fù)和希望,拼搏在自己孤獨而漫長的成長路上。
庭有枇杷樹,今已亭亭如蓋矣。
歲月流轉(zhuǎn),有故人逝,而如今我們卻是韶華正好。十八歲,是曾經(jīng)的終點和埋葬,更是未來的起點和新生。
十八歲的高度,是依舊心懷愛與感恩卻懂得如何回報;是依舊執(zhí)著追求卻懂得方式與收斂;是依舊有夢卻不再空想而堅定前行靠近;是無限迷茫卻永不放棄探求與尋找。
十八歲,我們的青春剛剛開始。
你覺得迷茫那就對了,誰的青春不迷茫。且讓我們一起,年少縱馬且長歌。
關(guān)閉窗口
打印文檔 |
主辦單位:常州市第一中學(xué) 蘇ICP備05086717號-1
地址:常州市椿桂坊蘇家弄55號(213003) 聯(lián)系電話:(0519)88121926 (周一到周五,8:00-11:00,13:30-17:30)
技術(shù)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學(xué)研究院、常州萬兆網(wǎng)絡(luò)科技有限公司 訪問統(tǒng)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