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的教學理念 有效的地理課堂
——記常州市中學地理教育李萬龍名師工作室的課堂教學展示活動
孫 旭
12月17日上午,市一中飛天樓地理專用教室比往日多了幾分熱鬧。來自常州市各校的幾十位老師齊聚一堂,來觀摩常州市中學地理教育李萬龍名師工作室的課堂教學展示活動。
參加此次展示的是新橋中學黃建華老師和我校吳文婷老師。黃老師和吳老師分別運用電子白板和數字化平臺進行課堂教學展示。
黃建華老師用大地理學家徐霞客來引入,首先上同學們飽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正當大家陶醉于自然美景之時,她話鋒一轉,問同學們這些山特征相同嗎?成因一致嗎?將學生帶入思考,繼而展開整個教學活動。在教學中黃老師用大量的視頻、動畫和圖片來展示山地形成及結構的實例并做了詳盡的講解。與此同時,她充分利用地理專用教室的電子白板,用電子筆在視頻、動畫和圖片上勾、畫、圈、點,做了多種標注,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教學重點更加突出,也更便于學生理解。整節(jié)課在張弛有度的節(jié)奏中順利地進行。
吳文婷老師則是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數字化平臺進行高三專題訓練。先由學生自行利用數字化平臺進行40分鐘限時訓練。學生交卷后,吳老師利用數字化平臺的功能,迅速獲得每道試題的得分率、每個同學的得分和各分數段的分布直方圖。然后學生回到地理專用教室,吳老師先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學生針對自己的錯誤與同桌進行討論和自我糾正。然后吳老師針對錯誤率高的試題進行重點講解,大大增強了講解的針對性。對于那些學生錯誤率很低的題目則讓學生自我糾正或課后進行個別輔導。數字化平臺的評價測試功能大大節(jié)省了老師的批改時間,使老師有更多的時間去選題,去研究試題的解法。
運用電子白板進行混合學習和運用數字化平臺進行混合學習是常州市中學地理李萬龍名師工作室承擔的省級重點課題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領銜人李萬龍老師在常州率先使用電子白板進行混合教學,并取得了一定的經驗,有多篇相關論文發(fā)表。開發(fā)數字化平臺的評價測試功能則是運用數字化平臺進行混合學習的又一個研究重點。此次研究課充分證明,即使在高三年級,現(xiàn)代教育技術也有它的用武之地,關鍵看老師怎么去用。
展示活動結束了,工作室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有效的課堂實踐給我們很多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