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造更多的美好——校黨委書記常耀芬在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來源: 錄入者: 發(fā)表于: 點擊:
虎年新春的晨風喚醒了新的腳步,朝氣和活力隨之而來,我們相聚在一中的大地上,開啟了新的學期。在此,我謹代表學校黨委、行政向全體師生員工致以親切的問候!向獲得表彰的班級、同學表示熱烈的祝賀。
站在新的時間起點,眺望未來,一切都是欣欣向榮的樣子。此時此刻,“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正在北京冬奧會的賽場精彩演繹,彰顯著人類在經(jīng)歷種種考驗之后,萌發(fā)出更為磅礴的信心,對于生命的追求,勇敢而堅毅。
作為人類文明的接力者和創(chuàng)造者,我們既享受著華夏文明的滋養(yǎng),也感受著世界范圍內各種文明的新碰撞、新交融、新共生。而當下我們所經(jīng)歷的文明進程不同于以往,世界正經(jīng)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疫情導致全球經(jīng)濟的不確定性加劇。中國的發(fā)展也面臨著很多挑戰(zhàn),包括人口老齡化、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還有新的科技革命、中美關系摩擦等等。面對諸多的挑戰(zhàn),作為新時代的一中人我們該怎樣去答題?我們要有擔當,更要懂得發(fā)展生命,激發(fā)對人格的修養(yǎng)、對知識的渴望、對未來的憧憬,持續(xù)努力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未來。為此,我想跟大家交流三個想法:
一、堅守正確的價值觀
在社會轉型、價值觀多樣的當下,能否在流俗的大潮中保持清醒和獨立思考,這需要我們始終堅守正確的價值觀。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一中的師生,應該心系國之大者,以天下為己任,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中,與時代同步伐、與祖國共命運,勇做引領者、奉獻者,收獲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老子說:“天下大事,必作于細。”,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大成小做。譬如,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培養(yǎng)我們的責任感:校園中不隨意拋棄紙屑,不隨意踐踏除操場外的草坪,食育中心的光盤行動,保持餐桌的整潔,餐具輕拿輕放,節(jié)約用電用水。老師們給予校園中每一個問候的學生微笑的回禮,任何時候以身垂范的職業(yè)道德,平等關愛每一個學生的職業(yè)良心等等?!跋氪髥栴},做小事情,讓大問題指引我們方向,讓小事情支撐我們向前”。
二、保持持久的行動力
法國作家加繆說:“一切偉大的思想或想法,都一定有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边@個“開始”,就是行動。
這世界上大多數(shù)的失敗,往往都敗在行動力太差。再偉大的夢想,如果不行動,都只是空想,而一旦開始行動,就一定會有影響和改變。
12日,在北京冬奧會速度滑冰男子500米比賽中,開幕式上擔任中國代表團旗手的高亭宇以34.32秒的成績打破奧運會紀錄奪得冠軍,實現(xiàn)中國男子速滑冬奧金牌零的突破!他成功的秘訣就在于日復一日的堅持。
高亭宇1997年出生于黑龍江省伊春市。他從小熱愛滑冰,小學時就加入了學校的滑冰興趣班。每天放學他都會留在學校加練,常常練到天黑再回家。在零下三十幾攝氏度的室外,在簡陋的由操場灑水而結成的“冰面”上,這位伊春少年就這樣一圈兒一圈兒地前行,摔倒了再爬起來,只是為了下一次能夠滑得更快更穩(wěn)。即便是被媽媽“威脅”說不要再練了,他還是選擇堅持。2019-2020賽季末,他遇到腰部老傷復發(fā),不得不回到省隊一邊康復一邊維持訓練。宿舍、食堂、訓練場、醫(yī)務室,他的生活里沒有別的,只有滑冰和為了滑冰所作出的種種犧牲。生活從不會因為你想做什么而給你報酬,只會看到你做了些什么才給你獎勵。
三、擁有強大的自律性
自律,出自《左傳?哀公十六年》,指在沒有人現(xiàn)場監(jiān)督的情況下,通過自己要求自己,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地遵循法度,拿它來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吳晗在清華大學時,想買一部《明史紀事本末》,因沒有錢,就趕寫了一篇《清明上河圖與金瓶梅的故事》換取了10元稿酬,買了這部書。但他對自己寫的這篇文章不太滿意,在與老師的信中說:“在暑假中倉促草成,本不想發(fā)表,因想買一部《明史紀事本末》一時湊不齊錢,所以只能送與本校周刊,拿到了10塊錢,大概可買一部了?!边@件事吳晗深引以為疚,第二年為這篇文章寫了一個補記,進一步為這篇文章匡正與補缺,使自己的觀點趨于完善。
一個人的自律中,藏著無限的可能性,你自律的程度,決定著你人生的高度。
同學們、老師們,一中97年的滄桑凝練了自強奮斗卓越的精神,教我們懂得了責任,讓我們懂得了腳踏實地,一中無限光明的未來呼喚我們去創(chuàng)造新的天地!讓我們刪除昨日的榮辱成敗,留出足夠的內存,自覺地將假期的自在模式調為行動模式,將拼搏的激情迅速聚集,將學習的渴望加速濃烈,用行動去擁抱新學期的每一天,讓每一個平凡的日子變得精彩,為世界創(chuàng)造更多的美好!
新的征程,新的起點,讓我們攜手共進,再創(chuàng)新的輝煌!
關閉窗口
打印文檔 |
主辦單位:常州市第一中學 蘇ICP備05086717號-1
地址:常州市椿桂坊蘇家弄55號(213003) 聯(lián)系電話:(0519)88121926 (周一到周五,8:00-11:00,13:30-17:30)
技術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常州萬兆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訪問統(tǒng)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