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孝彭(1920.08.19-2000.10.16),江蘇常州人,飛機設計專家。中國第一架超音速噴氣式戰(zhàn)斗機總設計師,組織領導了變后掠翼技術的預研工作,為我國航空事業(yè)作出了重大貢獻。1934年畢業(yè)于常州市正衡初中,1941年畢業(yè)于國立中央大學(現(xiàn)東南大學)。1978年獲全國勞模稱號,1982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920年8月19日
陸孝彭出生于江蘇常州,1931年考入常州市正衡中學。時值“九·一八”事變爆發(fā),在學校校長的影響下,他毅然決然走上街頭,與同學們組織示威游行活動。在參加南京的“一二·九”學生運動時,陸孝彭曾親眼目睹日寇飛機在祖國上空扔下一顆顆炸彈,整個城市瞬間淹沒在熊熊火海之中,于是他暗下決心一定要為祖國造出自己的飛機,為國家組建強有力的軍事防御力量,拯救國家于危難之中。
1937年
陸孝彭報考了全國創(chuàng)先設有航空工程系的南京中央大學,立志走航空救國之路。1945年至1949年間,陸孝彭先后在美國麥克唐納飛機公司和英國格洛斯特飛機公司學習飛機設計。在英國格洛斯特飛機公司,陸孝彭表現(xiàn)突出,深受賞識,并且還收獲了一段令人艷羨的甜蜜愛情。
1949年
祖國人民解放戰(zhàn)爭勝利,國民黨政府下令要求留學人員撤至臺灣,英國方面也出面挽留希望他能夠繼續(xù)留在格洛斯特公司。恰逢此時,同窗好友虞光裕收到在新四軍工作的友人寄來的三本秘密讀物:《新民主主義》、《論持久戰(zhàn)》、《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陸孝彭讀完后,如同在黑夜里喪失方向的行人陡然間得到了照亮前路的火把,激動得幾夜未合眼。因此,陸孝彭拒絕了國民黨、英國任何一方的邀請,在虞光裕的鼓勵下,放棄了國外優(yōu)厚的待遇,甚至犧牲個人感情,毅然踏上了歸國之路,全身心地投身到新中國的航空建設事業(yè)中。
1956年
陸孝彭被任命為自行設計制造噴氣式飛機“殲教一號”的主管設計師。解放初期,我國空軍使用的飛機都是從蘇聯(lián)引進或仿制,陸孝彭立志甩掉這根“洋拐棍”。因此,在短短一百天內(nèi),陸孝彭獨自一人完成了生產(chǎn)圖設計、原型機生產(chǎn)和首飛上天?!皻灲桃惶枴钡某晒︼w行,證明了中國人完全有能力自主設計飛機,也從此掀開了我國航空制造事業(yè)新篇章。
1958年
中國決定自行研制一種超音速強擊機,以滿足人民空軍的急需。陸孝彭被調(diào)到南昌擔任強-5飛機的主管設計師。他根據(jù)空軍對強擊機的實戰(zhàn)要求進行論證,結合中國當時的工業(yè)水平,制定了總體方案。
1961年8月
國家經(jīng)濟極其困難,強-5飛機的試制工作被責令停止。先后分三批抽調(diào)生產(chǎn)人員,100多人的車間,僅剩下14人搞強-5機研制??申懶⑴砣园V心不改:“強-5飛機我搞定了,14個人也要把強-5飛機拿下來。”陸孝彭堅持和工人、技術人員在一起,邊設計、邊勞動,加班加點,克服了數(shù)不清的艱難困苦。
1965年6月4日
“強-5”最終首飛成功,填補了我國航空工業(yè)的一項空白,從此揭開了我國自行設計制造超音速噴氣式強擊機并大量裝備部隊的歷史。同時,在他帶領下形成的強5精神:“自強自立,求實創(chuàng)新;百折不撓,團結奮進;獻身航空,勇攀高峰”也成為我國航空工業(yè)的寶貴精神財富。
回國后
因為特殊的經(jīng)歷,陸孝彭院士曾多次經(jīng)受政治審查,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劫難中,更是被關進“牛棚”8個月之久。然而,他從來沒有因此動搖過對祖國、對黨的堅定信仰,而總是站在國家利益的高度,以一顆赤誠的心,以無限的忠誠,向祖國、向黨奉獻自己的才智。
陸孝彭院士一生追隨黨,為了入黨癡心不改,漫漫30載入黨路,直至年過六旬,終于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chǎn)黨員,他時刻以一名優(yōu)秀的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他胸襟寬大,正直無私;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獻;他培育后人,孜孜不倦……他用自己的一生創(chuàng)造了“中國飛翔”,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老一輩航空人獻身祖國航空事業(yè)的赤子情懷。
供稿 | 楊政寧 許超
審核 | 顧鑫浩